鲧禹父子治水之谜: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

  我国最早的史书记载,鲧受命治水,采用土掩法来控制水患,但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失败了,最终导致了他被处死。之后禹接任了治水的职责,他开辟了九个州,打通了九条水道,筑起了九座水塘,越过了九座山脉,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一些人对鲧之死是否真的是因为治水失败提出了质疑。至于大禹是否治理了整个黄河流域,目前尚无确切的答案。

  在四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频繁地暴发洪水,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的灾难。当时的情况是洪水浩荡,汪洋一片。《孟子·滕文公上》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尚书·尧典》也谈到:“汤汤洪水方割(害),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这么大的洪水必然造成房屋倒塌,田地被淹。到了禹生活的时代,还是“十年九潦”。面对肆虐的洪水,中国古代先民与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相传共工氏族就是长期与洪水作斗争的氏族,他们的图腾、首领名号,都用水族动物表示,可见他们的生活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居住的地区,十分之七是水域,陆地只占十分之三,长期与水打交道的历史,使他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在首领的带领下,采取从土丘上取土填充低洼地的办法,加高自己的居住区,从而避免了洪水的侵袭,减少了损失。可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要想靠原始的木器、石器、蚌器工具,将居住地加高、加固到足以防御较大的洪水侵袭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将自己的居住地加高后,会逼使水流冲向其他的氏族或部落,这就引起了其他氏族、部落的反对,后来,唐氏族干脆把共工氏族灭掉了。不过,共工氏族遗存下来的后裔,还在后代的抗洪斗争中发挥了作用。

  尧作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水患也很严重。尧召集各部落的首领,共同商讨治水之策,大家共推鲧领导治水。鲧借鉴了共工氏族治水的经验,把共工氏族加高整个居住区的做法改为在居住区周围修筑土围墙,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工程的土方量。因为他修筑了较高的围墙,后世遂留下“鲧筑城”、“鲧作三仞之城”的记载。有了这种土围墙,不仅可以防御小的水患,遇到稍大一些的洪水,也可以采取临时加高加厚土围墙的办法,保住村落。后来的传说中,把这种水涨墙高的事实加以神化,说成是鲧从天帝那里偷来了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息壤”,用来阻挡洪水,所以在洪水到来之时,土围墙就不断增高了。当时修土围墙,是采用夯筑的办法,并不十分坚固。遇到大洪水或被洪水长时间包围浸泡,还是不免一溃,伤亡是很惨重的。后来,舜作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以治水无功的罪名把鲧处死了。

  舜处死鲧后,又任命鲧的儿子禹领导治水,并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夷族的首领伯益等人协助他治水,据说共工氏族的后裔四岳也参加了治水工作。禹对于父亲治水无功被处死十分伤心,同时这件事也坚强了他克服困难、制服洪水,完成先父遗业的决心。他认真思索了前人治水的经验和教训,然后带领着助手们进行实地考察,以便找出最佳治水方案。在考察过程中,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察看山川水势,并在沿途作了许多标记,有的是在树上砍凿出痕迹,有的是在地上堆积一些石块,给日后治水标示出大致的施工基准线。根据考察的结果,禹决定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治水方案,他带领着百姓,利用枯水季节疏浚河道,把挖出的泥土堆到岸边的高地上。这样,到了洪水季节水流就可以顺畅地流走,岸边的居民区也不易受到洪水的威胁了。

  治水的工程持续了许多年,《孟子·滕文公》记载“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总之,治水工程是既漫长又辛苦的。长年在外的辛劳,使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了。有时在泥水中干活,浑身泥乎乎的,看起来像只熊,后人遂有“禹化为熊”的传说。

  经过多年的奋斗,禹率领人们疏通了黄河流域的一道道水系,消除了一处处洪水的隐患。在这一系列的工程中,最艰苦、最困难的要算是“凿龙门”和“辟伊阙”了。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交界处,是黄河出晋陕大峡谷流向中游平原的一个关口,由于岸边有两座大山夹峙,河道变窄,水流不畅,易暴发洪水。禹带领人们用简单的木制、石制、骨制的工具,凿宽了河道,消除了隐患。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伊阙,也是经过一番开山掘谷的奋战,才使水道畅通的。

  治水的成功,使人们重新拥有了正常安定的生活,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因此人们非常感激带领大家治水的禹,尊称他为“大禹”,传颂着他的事迹。后来,舜就把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传给了大禹。

  上述治水的传说,发生在尧、舜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期。这时期正是中原龙山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原始农业文明很发达,人们在临近水源的河谷地带开垦了大片农田,兴建了众多的居民点,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然而,这一发达的原始农业文明又有其脆弱的一面,河谷地带固然利于开垦,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它又十分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袭。而在尧、舜的时期,偏偏降水量增加,暴发了几次大洪水(小的水患就更多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人死于洪水之中。后世关于洪水的记载,正是以这些水患为蓝本的,只不过在长期的传说中被夸大了很多。面对洪水的侵袭,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并没有从适宜耕种的河谷地带退却,而且继续发展了自己的文化。

  大禹治水的成功,古代文献中说成是治理整个黄河流域,这是一种大大夸张了的说法。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不要说治理黄河,就是把一条小河流导入江、海,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禹治水的功绩,可能是修筑了一些堤堰阻挡洪水,对某些小河道进行了局部疏导,以及洪水到来时引导人们迁往高地躲避等等。大概在大禹的时代,持续了约一百年的多雨时期已经过去,转入了较为干旱的时期,洪水因之减少,人们也把它当作是大禹的功绩了。长期以来,传说中的大禹,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远古时期治水英雄的代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与大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的化身。

  已如上述,鲧禹父子两人,一个是治水失败者,一个是治水成功者;一个因“绩用弗成”而成为治水罪人,一个却是人们讴歌的英雄,这在古代的史书中已有明确的描绘,自东汉以来,这样的说法盛行不衰。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鲧并不是因为治水不力被杀,大禹治水的方法也不见得比鲧高明到什么地方去。

  闻一多先生在《天问疏证》中对大禹治水已有怀疑:“早期治水传说,鲧禹人分二法。”但他认为父子两人用的治水方法是一致的。近年来,有很多学者更是对闻一多的观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鲧禹治水,方法相同。他们治水采用的方法都是湮(堙),即填洪水,在他们那个年代,不单是他们还不懂得疏导和壅防,其他人也不懂。正因为如此,在当时论治水之功时,人们鲧禹并称,到了三代时将鲧禹并祀为神。他们认为在早期的神话传说中,鲧禹并无贤愚之别,功过之非,在那个时代决定了他们治水方法的相同。然而,鲧禹两人却有着不同的遭遇,原因并不在治水而出于政治的原因。鲧作为新兴势力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大概都在破坏着这些因袭的习俗和制度。

  唐虞之际是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点上,往往是适合旧传统、旧习俗、旧势力的人物时时得胜,而进取者、革新者不免一时受挫,甚至付出血的代价。今天所见的鲧禹事迹的传说,大都见于先秦诸子和汉儒们“言必称尧舜”的著作中,所有的罪恶过失当然都加到了鲧的头上,所有的功德圣业都加到了禹的身上。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人们认为鲧只堙不导,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堙和导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措施,单纯用哪一种都不会有成效,堙和导是在治水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的不同方法,不能一味用堙的办法。在鲧之前,最早开始用堙的方法来治水的是鲧,以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因为对鲧部落中发生的变革看不顺眼,因而鲧被加上了“以乱天常”的罪名,这就是上古治水中崇禹贬鲧的原因。

  更有一些学者对大禹治水深有怀疑。近代西方史学家夏德在《支那太古史》中,对史书中说大禹的“决九川,距四海”认为根本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开挖长江、黄河和汉水的工程量,比修万里长城的工程量还要大,这根本是不切当时实际的。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大禹治水仅是当时的人们利用水利,求得生活的安全和生产的便利的情况下产生的,治水的目的只是谋求安全的栖息之所,并不是大规模的疏浚河道。

  关于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大多来自远古传说,因而在许多细节上仍是一头雾水,难以理清。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