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选择封曹操为魏武帝而封自己为魏文帝?究竟有何深意?

曹丕之所以选择封曹操为魏武帝而封自己为魏文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考虑和政治策略。作为曹操的长子,曹丕通过此举既向外昭示了继承者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展现了对父亲的尊敬和忠诚。同时,将自己封为魏文帝,体现了曹丕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为巩固政权和建立民心奠定了基础。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带着未竟的梦想离开了人世,世子曹丕继承丞相、魏王,也是在这一年,曹丕受禅登基为帝,建立魏国,谥号"魏文帝",追封曹操为"魏武帝"。曹丕为何选择封曹操为魏武帝而封自己为魏文帝?究竟有何深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丕能成为曹操的继承人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曹操的25个儿子中,能被曹操重视的至少有四位,曹丕绝非是第一人选,甚至排不进第二,因为在他之前还有曹昂和曹冲这两位。

曹昂为曹操正室刘夫人所生长子,建安二年,曹丕跟随曹操南征张绣,曹丕年仅十岁,长子曹昂随行在列,张绣先投降后谋反,曹昂于此遇害,曹丕却乘马逃走,这是他的幸运之一。

此外的曹冲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是文学作品中都是一位神童,曹操对这位儿子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子嗣,曹昂死后,曹操便有心将世子之位传给曹冲,但似乎历史上的神童都逃不过早夭的命运,年仅十三岁的曹冲便死于疾病,曹冲死后曹操曾亲口对曹丕说:"冲儿的死是我的不幸,却是你的大幸",曹丕也曾不止一次的说过,若是曹冲健在,将没有他的世子之位,这又是他一幸。

曹昂和曹冲死后,世子位置的争夺就只剩下曹植一人,二人也是围绕着世子的位置争了不短的时间,并且双方都有自己的势力支持,在杨修的帮助下,曹植一度占据上风,但对于曹丕幸运的是曹植为人太过任性,几次惹得曹操不悦,这是他的第三幸。

当然,曹丕能当上世子并且称帝,除了幸运之外还有其本身的才能,但他称帝之后将曹操追封为"武帝",自己却称"文帝"。

我们在读史的时候是否会疑惑,为何许多朝代中都会有"文帝"和"武帝"的称呼?这两个皇帝的谥号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我国皇帝的谥号大致分为三类,有些谥号含有褒义的意思,比如说"文"、"武"、"景"等等,有些谥号则带有贬义,比如说"厉"、"幽",第三种谥号带有怜悯的意思,比如说"哀"、"悯"等。

由此可以看出"文"和"武"都是褒义的谥号,但两者仍有差别,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国,"武"字带有"穷兵黩武"的贬损一面,其谥号往往不如"文",汉朝第一个有谥号的皇帝就是"汉文帝",其后才是"汉武帝",一般开国皇帝都是"文帝"。

我们不妨将眼光放到周朝,周朝开国的两位帝王分别为"周文王"和"周武王",而真正"篡夺"王位的是"周武王",而曹操在位之时曾经说过:"若天命在吾,吾必为文王矣",可将曹操内心是极其希望"文"这个谥号,曹丕却将"武"戴在其头上,首先明显是违背了曹操的意思。

那么曹丕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呢?众所周知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篡位,真正的篡夺者是曹丕,曹丕却是狡猾的将"篡夺"的周武王谥号"武帝"安在他的头上,将"黑锅"扔到了曹操的头上,身为人子却让自己的老子背黑锅。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曹操一生戎马,以武力征服天下,攘除外凶,虽然其文学造诣很高,但完全被其武力所掩盖,而曹丕最主要的是在文治方面的成就,这样的谥号倒是符合实际。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