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前256年,秦王灭西周公国,周赧王病逝,西周灭亡;前249年,秦王又灭东周公国。自此,周朝,这个已经延续了近八百年的王朝彻底灭亡。
不过,周天子大概不会想到,一个同为姬姓的同宗诸侯国卫国,却延续了九百年,比周朝的存续时间还要长。直到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了天下,卫国仍旧存在。
那么,这个群雄环伺的小国卫国,凭何能存续九百多年,连秦始皇灭六国都放了它一马呢?
卫国立国于周公旦摄政时期。当时管叔等人作乱,夷狄之人趁机侵犯周朝,周公旦便将原本管蔡监管的殷商之民迁徙到卫这个地方,并封康叔为伯,卫国就此立国。康叔是周公旦的弟弟,周公旦对他寄予厚望,为了帮助康叔立国,他亲自写了治国的条陈文章交给康叔。
康叔没有辜负周公旦的厚望,他品德高尚,励精图治,将卫国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十分爱戴康叔。康叔的继承者卫武公也是一位治国之君,犬戎侵略周朝,周幽王被杀时,武公亲自率兵前往平定犬戎,立下了功劳。
卫武公十分长寿,执政了数十年,一直没有犯过错,他年老时还专门作诗自省,提醒自己要“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国语》)
卫武公死后,卫国臣民无不感伤,为了表达对于卫武公的尊敬和思念,臣民们作诗《淇澳》歌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可见,卫国从立国之初,就是一个君明臣贤的诸侯国。不过,数十代君主总会有败家子,更何况卫国的“国际环境”还十分严峻。战国时卫国北邻魏国,南顾楚国,西有韩国,东通齐鲁。可以说,卫国拿到的是“地狱级副本”。尤其是“副本”里还有一个可恶的楚国。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它经常出兵北上,卫国南部的陈国和蔡国就都是被楚国蹂躏致死的。这一下子,楚国成了卫国的邻居,还整日对卫国虎视眈眈。
作为小国,卫国的生存环境是艰难的,陈国和蔡国就是它的前车之鉴。在历史上,卫国也确实有过好几次亡国之危。公元前717年时卫国发生内乱,狄人趁虚而入,屠杀卫人,要不是齐桓公相救,卫国就亡于狄人之手了。
后来,晋文公重耳受到卫国的冷遇,他即位后决定发兵攻打卫国,幸亏秦国当时对晋国有想法,晋文公这才退兵。战国时期,卫国则又得到了赵国的帮助,免遭灭国。
不得不说,卫国的剧本拿得不好,但运气却实在是太好了。不过,要光是凭借运气,卫国可也活不到九百多年,更活不过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势。如果说“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卫地就是“自古多君子”,而这也是卫国能够延续九百年的原因之一。
儒商的鼻祖、著名的外交家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仲由,兵家的代表人物,有着战神之称的吴起,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他们都出自于卫国。除此以外,主持变法,使得秦国由弱变强,为秦朝统一天下奠定坚实基础的商鞅,以及秦国的丞相,流言是秦始皇亲生父亲的吕不韦,也都出自于卫国。
如果说子贡、吴起等人对于秦始皇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但商鞅和吕不韦却实在是秦国的两位风云人物,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之后的秦国。所以,对于他们的出生地卫国,秦国人天生是带有亲切感的。更何况,卫国长期是秦国的附属国,对于秦国统一天下,卫国还是出了不少力的。
强如赵楚,秦始皇都将它们灭亡,要灭一个小小的卫国,不费吹灰之力。然而,秦始皇却不是史书上所写的那样残暴,对于舆论,秦始皇还是十分重视的。
在淳于越过度挑衅导致秦始皇焚书之前,秦始皇还专门修建了咸阳学宫,让诸子们在这里讲学,推动秦国的文化发展。可见秦始皇并非完全不在意民意和舆论。
所以,对于找不到理由灭亡的卫国,连灭六国的秦始皇都选择放它一马。当然,秦始皇灭不灭卫国,实际上也不是很重要了。公元前241年,秦国强取卫国的濮阳等地,并在这里设立的东郡。两年后卫国国君被迫迁往野王。这个时候的卫国已经是名存实亡,说它是秦国的附属国也行,说它是秦国的领土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秦始皇才会选择在灭亡六国的时候,将一直匍匐于自己面前的卫国忽视,留了它一命。只是好景不长,秦始皇一死,秦二世胡亥登基,他立马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就这样,卫国,这个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了41代君主的长命诸侯国,终于彻底灭亡。
只能说,卫国的运气好也不好。卫国存续九百多年,是延续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其间出过无数的人才,商鞅、吕不韦、吴起等风云人物均出自卫国。然而,卫国却放走了这些人才,错过了强大自己的机会,最终落得亡国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