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安史之乱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场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大事变,这场乱局甚至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安史之乱的首领安禄山与史思明的中亚突厥族属特征,很多人都习惯将整支叛乱部队视为一支胡人(包括胡化汉人)主导的异族军事力量。真相真的是如此么?
01 蛮族力量
据<资治通鉴>卷217称:天宝十四载(755),“禄山发所部兵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由于安禄山长期作为三镇节度使(实际控制卢龙、范阳两镇)戍守边疆,因而部队之中确实拥有契丹、奚与室韦等东胡系民族与漠北的铁勒系同罗部众,这些来自或为战俘或为附庸投效,数量当不少。
当然,安史叛军的复杂性绝对不止如此,安禄山的女婿归义王李献诚原是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都督,也就是后来的女真人首领。除此之外,安禄山作为朝廷的渤海经略使,手中还掌握了部分粟末鞨(渤海)人与扶余系的高句丽遗民武装,更有包括回纥等铁勒大姓,也自然包括安禄山自身的昭武九姓与史思明所部的突厥后裔。
由此可见,安史叛乱的十五万大军里,云集于幽州(北京)、营州(辽宁朝阳)一带的各色少数民族都加入其中,成为了安史叛军的军事主力。所以说,安史叛军在军事上以胡人为主应当是毋庸置疑的。
02 汉人智囊团
胡人在安史叛军中的军事存在虽不可否认,但是这并不一定表示这是一支完全的异族军队。因为,一支军事武装团体如果仅仅是有剽悍的武力,远远不足以被称为政治军事集团。
之所以安史叛军不同于流寇,就在于其谋事者高层并非胡人主导。在史书中,被称为安禄山、史思明“腹心”、“宾佐”和“心手”的最核心人物有高邈、何干年、许叔冀、吉温、张万顷、孙孝哲、曹将军、徐归道、独孤问俗、张休、张通晤等11人,明确是少数民族的,只有孙孝哲和曹将军两人。
在安禄山称帝之后,其政权的核心政治力量依旧是以汉人为主,右相张通儒、中书侍郎高尚、御史大夫严庄皆为汉人。后来安史政权的宰相陈希烈、平冽、张拍,尚书敬荣,中书令王仙和张均,也全是汉族人。除了文官文官之外,安禄山的高级将领集团同样是以汉人崔乾祜、蔡希德、尹子奇、牛廷、徐璜玉等为核心,这些高级将领有时候会表现出比少数民族首领更为忠诚的军事举动,而以阿史那家族为代表的叛军胡人将领则在进入洛阳之后多叛安史而去,成为了盗匪势力。
可以看出,汉人在叛军中占据政治中枢,且占据了大量高级军官的位置。
03 不断加入的汉族力量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过程中,由于唐王朝自身政治内卷的恶性循环,导致唐中央的不少汉族文官武将加入了叛军的行列,使叛军的势力大为增强。如陈希烈、张均、张拍、令狐潮等中央官员投降叛军后,“贼势大炽,西胁渭、陇,南侵江、汉,北割河东之半”。
大量的唐朝官员与地方武装的加入,逐渐稀释了曾经非常巨大的胡人比重,而胡人的丧失与内斗又逐渐削弱了胡人的力量,从而使这支具有强烈边疆异族色彩的叛军逐渐转变为唐朝内部的割据战争。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唐朝宗室、汉族名流、儒学贤才以及唐朝名将的后代甚至纷纷加入了安史叛军中,从而让这场叛乱变得吊诡起来。
总结来说,安史之乱之初,以蛮族武装力量为突击先锋的安史叛军,先是依靠大量的游牧民族军事战力快速击破了唐朝内地的反叛力量,并得以迅速取得建立政权的基础。
随着安史在内地的称帝建国,大量原唐朝内部的知识分子与武装相继加入,而蛮族力量则逐渐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剥离、汉化乃至内部火并,最终让这个来自边疆的叛乱集团迅速蜕变,从而让这场战争从一场所谓的蛮族入侵,变成了唐帝国内部不同政治权力集团争夺利益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