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张飞长子张苞的生平事迹,在正史中缺乏详细的记述。在《三国志》中对张苞的记载只有简单的五个字:“长子苞,早夭”。在古汉语中,“夭”有短命之意,“少壮而死曰夭”。至于张苞的早夭到底早到什么程度,《三国演义》中写他在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随诸葛亮二出祁山时,死于战场意外。
但实际上,张苞真实的死亡年份很可能比这要早很多。
张飞共有两子两女,同样是在《三国志》中的记载,由于长子张苞的早逝,因此公元221年张飞死后,其爵位便由次子张绍承袭。而张苞虽然早逝,但他生前却育有一子张遵,张遵在蜀国官至尚书。这位张飞的孙子在蜀汉灭国的公元263年,随诸葛瞻防守绵竹,力战而死。
从这几个人物的历史记载来推断,张苞很可能死在公元221年之前,也就说他死在其父张飞还在世时。否则,按照通常的继承方式,张飞死后的爵位应由长子张苞承袭,张苞死后再由其子张遵承袭爵位。这样的话,张飞的西乡侯爵位就基本不可能传到不争气的次子张绍头上。
当时极力劝说刘禅投降魏国的有三个人,其中就有张飞的次子张绍。父亲为蜀国出生入死,兄长更是为了北伐大业英年早逝,为何张绍却用投降毁了张家的一世英名呢?
这是因为,张飞的次子,张绍并没有经历过父兄的戎马岁月。张绍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官二代。自小养尊处优的张绍,自然做不到像父兄那样为蜀国献出自己的生命。其次张绍是张家仅剩下的血脉,刘禅的皇后张氏自然也不会允许张绍战死沙场。而且姐夫刘禅都选择了投降,张绍自然会遵从。
另外从父亲张飞那里论起来,夏侯渊还是张绍的姥爷。这样一来,两边都是张绍的亲戚,少爷出身的张绍,选择投降魏国还是忠于蜀国也就无足轻重了。虽然张绍投降魏国的举动可以理解,但也正是他的所作所为,才会令张飞蒙羞。关平追随父亲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关兴也病逝于北伐途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更是于绵竹之战,为蜀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张绍的作为无疑让张飞家族,逊色于他们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