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慈禧还是溥仪,谁应该对百年屈辱买单?

  鸦片战争过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清朝只得割地赔款以换取暂时的平安。许多人曾经认为,如果不是乾隆皇帝骄傲自大、闭关锁国,中国就不会失去与世界接轨的最后机会。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统治阶级过于保守迂腐,不能与时俱进、不进行改革,中国的命运不会是如此。

  笔者认为,乾隆皇帝有错误,慈禧太后也有错误,而且都是很大的错误,但是,他们不是根源,恭亲王奕欣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李鸿章作为大清朝廷的柱石大臣,都努力推行洋务运动三十余年,他们可谓大清卓有见识的管理者之一,结果呢?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可见,就算是另外的人当政,也不一定能够力挽狂澜。

  也有不少人将责任归结于是满族统治,闭关锁国,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就此灭亡,而正是在四年前,英国完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在时间上是如此的巧合啊!从此开始了中国的闭关锁国之路,中国也逐渐走向衰弱,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走向了崛起之路,此消彼涨,才导致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其实则不然。

网络配图

  从明朝初年开始,朱元璋就多次下旨“闭关锁国”,也就是“海禁”制度,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到郑和下西洋,其实郑和下西洋的本质并没有违背“海禁”制度,它所履行的是明朝的“朝贡”制度,是以国家的形式进行外交活动,民间依然不允许海上贸易,因此导致了海上走私非常严重,最终海上走私势力与日本浪人结合,便形成了嘉靖年间的“倭患”,在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将领的打击下,倭患渐平。

  直到隆庆年间,大明王朝方才放开“海禁”制度,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倭患渐止,隆庆皇帝此举实在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尽管如此,对于海上贸易依然没有有效的组织,还是以走私为主,因此形成了各种“海霸”,比如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著名的“海盗”出身,终有明一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之久。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进入清朝后,除了康熙皇帝曾下令开过“海禁”,原则上,清朝始终遵循闭关锁国,一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非常稳定,二来可以回避海外的反清势力,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清朝不惜长期与世界隔阂,直到人家用枪炮轰开国门,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贯穿整个王朝,除去康熙开海禁的时间(康熙开海禁主要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达两个半世纪,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可见,明清两朝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在长期安逸的生活状态下,君臣上下都活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而且骄傲自大,更无进取之心,特别是到了后期,他们都不会寻求与世界接触,更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改革,因此,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其实跟哪个民族当政没有必然联系,这是明清两大王朝的共性。

  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言,“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开始的,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则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讲,是大大的退步了。”由此可见,中国的真正衰弱,从明开始,清尤甚!

网络配图

  对待历史,我们不能有狭隘的民族思想,清朝的统治者虽然是满族,但是其本质基本被汉化,依然按照中华文明统治万方,不要过分放大“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事件,王朝的更替有不流血的吗?秦始皇统一六国,所杀所屠之数绝对不在少数,汉武帝驱逐匈奴封狼居胥,所流的血还少吗?因此,真正给中国带来近代的百年屈辱的根源,是这个封闭政策背后所延伸的狂妄自大,不思进取,不学习,不交流的封闭思想。

  明朝末年,西学东渐之风日盛,很多新兴思想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比较有名的传教士便是利玛窦,他与徐光启合作,为推进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不过,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他们的那一套始终无法被统治阶级所接受。

  进入清朝,西学东渐并没有停止,只不过这些传教士被接进了皇宫,成了皇帝的御用老师,比如汤若望,南怀仁,张诚等,他们也传播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康熙皇帝就很爱学习这些知识,还与他们一同研究几何题目,但是,皇帝们并没有采用他们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也不可能用他们的观点,因此,他们就像是养在皇宫里陪皇帝玩乐的稀奇人,始终只是一个陪衬。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可见,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就如同非主流一样,所体现的效果,主要也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在政治体制上,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西学东渐的影响在明朝和清朝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

  明朝末年,江南一带城镇逐渐规模化,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国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荡,清朝问鼎华夏,很多人认为随着明朝的灭亡,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断送在摇篮里,同时,也断送了中国发展的一条道路。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负责任的,清初时期,经过顺治时期的休养生息,康熙初年的重新整顿,在经济上已基本恢复至明末的水品,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回光返照——康乾盛世的带来,商品经济逐渐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商品市场为主体的市镇也逐渐兴起,尤其以江南地区为甚,《红楼梦》中就曾对封建社会末期的经济情况有所描述,可见,在清初期至清中叶,商品经济、市场化、规模化生产,这些现象在江南一带都有所体现,而且比晚明时期发展得更好,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萌芽”至清中叶一直存在。

  但是,在闭关锁国思想的影响下,这种萌芽也不过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还是被清朝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需要说明的是,这和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两个概念,那是为了救亡图存而被迫革新,革新并非出自封清朝建统治阶级的本意,其失败的结局可想而知了。

网络配图

  那么,很多朋友可能又有问题了,为什么明朝在对外侵略的时候就能取胜,比如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击败葡萄牙等,而清朝却被列强欺辱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明朝那时,军事实力本来就非常强大,荷兰、葡萄牙虽然只是资本主义早期的霸主,他们的军事实力远不能与百年之后的列强相比,打败荷兰、葡萄牙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个世纪过去了,欧洲各国经过近百年的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升级换代都已经完成,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却依然悄无声息,还在“啃老本”,延续明朝的传统,此消彼涨,当大明PK荷兰、葡萄牙时,是同级别的较量,当大清PK英国时,说大一点,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抗,冷兵器时代的骑士去对抗热兵器时代的枪手,级别本身就有差距,就像王者荣耀中的初级水平去打大BOSS,清朝焉能不败?

  综上所述,清朝的失败,是历史性的,这比历史之单,是没有任何个人能买得起的!封建制度走到穷途末路,这是制度性的失败,正如孙中山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上一篇
下一篇 »